发布日期:2024-11-25 00:23浏览次数:
7月15日上海外滩英迪格酒店“里屋里设计沙龙”华丽开场。这是一次行业如何在设计中运用趋势和技术创新的召唤如何在设计中运用趋势和技术创新,为探求真实,打开合作的大门,业主、品牌方和设计方密室谋划。
本次沙龙由里屋里酒店资讯、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尔福德(中国)联合主办,笙美酒店集团Metro Global中国区协办,旨在与旅游酒店行业、设计公司等共同分享酒店设计的主流发展与创新、设计艺术的变革与进步,探索未来酒店设计趋向。
新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酒店从传统解放出来迈向新的酒店时代。酒店业如何抓住机遇,通过设计创想未来,就让我们来听听如何在设计中运用趋势和技术创新他们的理解。
纪晓东: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特别有耐心一直参与每一场对话和讨论,因为时间有点晚非常感谢大家的坚守。说一声感谢,谢谢里屋里这个平台,能够为所有业主方、设计方包含管理方,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心得的机会。我是一个管理公司管理人员。但是第一次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参与,所以我希望大家给我多一点包容。我们还是长话短说。
因为今天主题是设计与匠心。在我们这个单元当中我们所讲的主题部分,在于酒店设计和创新,如果用长远发展眼光来看,下一步会有怎样的趋势。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它和创新之间有会有哪些新鲜的方法。我还是邀请我们接下来的四位重量级嘉宾。其实最后往往是最有看点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哪些。首先要请出来自清华节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院长李建院长,第二位来自济景建筑高志荣女士,第三位来自裸心酒店管理公司设计总监Jonathan Wang先生,最后一位是大帅哥邹勋先生。我们来之前,我一再和主持人讲,搞安缦的设计师是长者,没想到是年轻的帅哥,我们还是先请就坐。
因为第一次主持,我还拿了一些稿纸,大家一定要原谅。我先开始了。在这样一个环节过程当中,我想虽然是主持人的身份,但是我更多想要代表管理公司、管理方在线下这样一个时代,在线下酒店行业,虽然它是看起来百花争鸣非常多元化,实际经营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弊端,出现很多不容易。所有酒店行业同行都在提出一个新观念,这个观念其实就是希望能够回归,回归到以产品,以服务为本质。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想跟四位专家谈谈,酒店经营管理人提到的回归和设计当中的创新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我们谈谈各自的观点。我们还是先请高总先来。
高志荣:是这样我从设计师角度来讲,我不认为是有一个矛盾的问题。设计创新和酒店公司管理,我觉得关键是我作为一个设计师理解的,你把自己作为设计方,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出发点上,或者你怎么理解这个项目。酒店与其他项目不同的地方,它是服务性的建筑。我们认为它实际上所有设计出发点应该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客户体验,是我们设计当中最应该优先考虑的一点,当有这样一个共同出发点的时候,我觉得创新和我们酒店业的要求本身,大家的出发点一致情况下,应该是没有任何矛盾的,应该是共同共赢的局面。
我举个例子,酒店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有很多酒店业内的人士。这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比如说在巴厘岛山沿四季酒店,从建设到现在获得很多设计大奖。作为设计师来讲它有很多很好创意,我觉得很震撼。作为从体验者来讲,作为一个在里边居住的感受来说,我对它来说不赞成。相比较而言,同样是一个玛雅是日本设计师设计的酒店,我在里面体验非常好,很古朴,所有的空间和它给你带来的惊喜,你作为客户体验过程中间,我觉得是你未来非常想体验的一个特点。这个创新来讲,我觉得创新,看你什么样的态度进行这样一个设计。宋总经常提到一个问题,老人坐在这个位置看到是什么如何在设计中运用趋势和技术创新?修学校的时候,会问家长接送怎么接送,会不会造成旁边道路拥堵情况。所有的出发点,从我们这十几年合作当中,永远是客户服务第一位的对象。在这种合作之下,我们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好作品,并不是把你设计师放在第二位的时候,你作品是不好的作品。这种心态作为一个酒店设计来讲,你不断分析它容纳的客户。我们跟湘南华平合作的时候,针对新婚夫妇,对于小朋友不接纳。但是这样一个酒店,这样一个客户需要什么,它有什么样的心态,它的年龄群目前喜好是什么。如果在这样一个非常关心客户心态情况下,同时了解酒店方的需求,你的产品也是拥有跟时代是一致的。我认为创新,对于设计来讲,只要你考虑到客户的特点,他的使用习性,还有当代他的喜好,设计是一直在创新的。
纪晓东:好,谢谢高总,高总从消费者和客户的角度当中,就我们的设计和创新方面给出一定想法。听听有没有不一样的声音,接下来请李总分享一下。
Jonathan Wang:刚刚她说的也很有道理我也是做建筑设计。我的中文不是很好。(英)
李建:我发表一下我的观点,如果有说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我是这么认为的,前两位讲了,可能从设计上来讲,如果酒店设计包含了很多部分,比如说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有机电设计。我个人认为,如果酒店设计创新的话,难度非常大。最主要原因在中国没有酒店建筑标准,如果盖酒店就找设计院,设计院会给你旅馆的设计标准。另外国家旅游局的标准,很多条款,都是存在严重不足。比如说,最早我们考虑说,套房占15%以上加多少分,10%、5%加多少分。在座总经理你们知道,套房卖给谁,套房就会放在升级当中吸收掉。另外我们生活热水,13分钟出43度的热水,300间房间要用到1000吨热水,还有很多其它我就不多说。如果我们按照这些标准去设计,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再有国际管理集团所有标准都非常滞后。基本上都十几年前的标准,如果国际管理集团说坚持自己的原则,你很难创新。所以我们的体制和设计标准很多滞后的。对于一个建筑来说,可能比较简单,你盖一个异型的建筑,说我这是艺术这是美,大家一看很好是创新。但是酒店是给客人用的,建造的酒店好不好用,省不省钱,这些指标来衡量的话,创新很难。
纪晓东:李总从工程的角度给我们阐述了一个关于回归和未来创新当中不一样的理念。同时我特别讲一下李总来到现场之前,有通过微信进行交流。他是非常诚恳的一个人,我们没有见面,但是一再提到,现如今酒店管理包括管理方,包括建筑整体行业,对于酒店设计标准往往没有一个很标准的标达出来。这里面也是希望在座的一些设计师,包括管理机构,甚至业主方,可能通过一个时间的周期运转之后,能够获取一些相对精准的标准,大概有这样一个提议。最后我想特别问一下身边这位邹勋,在沙龙现场,不止有三次设计师提出过安缦的故事和案例我对这个也特别期待。因为酒店行业当中最早开始率先把这种古朴的,度假山庄一种生活理念方法表现出来,应该安缦是其中最好的表率。据说在上海这块,安缦是把古典文物建筑和现代酒店经营理念,相互结合在一起。我们是不是请一下邹总介绍一下关于这部分的分享。
邹勋:我补充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来自于跟我前面介绍的蔡总一样,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九游官网,我参与了上海安缦,是里面的木构技术负责人。因为安缦整个设计有指定的几个来做,我们配合的是新加坡,因为它当初在安缦选地执行了一系列安缦原来的作品。我们是一起配合去完成这样的设计。然后我觉得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是今天讲到的,前面说三年到五年,可能酒店业都会比较箫条。但是另外一面,我发现,其实国内的旅游度假市场的需求,其实集聚在这些层面上。很多开发投资商在介入这一块,作为代表性安缦酒店建设方,他们公司老总马总也是很有情怀的投资商,毕生的情怀投入到上海安缦新建当中去,这个也是成为酒店里面的特色和亮点。我们能不能把文化,把我们对城市的理解,把我们对城市的记忆融入到酒店当中去,成为打动人,吸引人进入留下住下的场所。所以这个在安缦品牌里面其实是比较突出的。另外一方面,大家比较了解,安缦原来最突出是融入地,一般在名胜区。30分钟内车程范围内选择酒店。这次的安缦突破了以往所有选址规则,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因为酒店本身把从江西那边移过来的木构房子,通过非常好的规划保护,还有我们现在技术上的服务完善,达到一个高标准酒店使用水平。这两者相融合,成为了一个达到安缦度假标准的产品。
可能下阶段酒店方面有所突破的话,你的文化,你的元素和你奢侈元素,相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点。这是我一个理解。
纪晓东:我们增加一个问题问一下,上海安缦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对外进行开放?然后还会有一些其他更亮眼的部分,或者创作灵感,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
邹勋:作为设计方来讲,我们其实原来知道安缦标准,本来应该是在2016年,今年下半年就开放。最新是2017年3月,明年3月份会开一期。
纪晓东: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李总,在未来酒店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讲完了情怀,讲完了对文化传承,讲完对客户消费习惯。未来的酒店当中,不管我们是做怎样的定位,都少不了跟客户之间的互动,互动体验不管是酒店经营者本身还是商业经营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您对未来酒店设计过程当中,对于互动体验这个部分,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李建:我是这样理解的,大家也在谈。酒店设计的时候要关注客人,我们做酒店,在座大家都是做酒店生意的。但是你要想这个酒店挣钱,首先第一个最主要原因,你要读懂客人,这一点我们以前关注的不太高。不是说我设计一个东西,我周边一个市场调研,或者根据我的体系套用就可以了,应该做深入的研究,包括文化层面上。因为这些大品牌,我看很多了,但是到现在为止,很少找出一个挣钱的。什么原因呢?我觉得对客人理解的不够,还有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嫁接是有问题。因为我参与了几个项目。我们觉得一个项目,大家谈概念,最后把产品设计出来,总觉得缺点什么,实际上真的缺文化的价值链。你真的把这些地方的文化元素给理解透了吗?还是我拿一个东西方文化去嫁接,生搬硬套,这些东西不是说前期一两个月可以搞定。我觉得深入不够,我在这里面想提一个观点。我们酒店真正的创新,还得踏踏实实的,把最基础的研究透了。因为设计师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满足客人的需求;第二,一定要满足投资方的要求,投资方要的是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社会效益。在满足这三点同时的时候,还有管理方的需求。从这个考虑的时候,我们在满足前面的时候,必须在酒店设计初期阶段,必须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和酒店去做才能做好,必须对当地文化深刻理解。大家都知道,实际上不是没有市场,因为中国GDP还在涨,7%GDP的增长,在全球找不出第三个来。所以,我们真正产品到底什么样能满足需求,这方面大家还应该更多的讨论,但是中国要想商务酒店做好,很不容易。我们恰恰能在度假村,在我们民族文化独特资源产品当中,能做出点来。包括李总设计的度假村,在国际上获奖也是这样。所以说真的,一个项目在做的时候,大家静下心来,把问题研究透,我先说到这。
纪晓东:谢谢李总,短短的时间,他并不能够很完整阐述我们所有关于设计、关于经营和关于业主三方的相关问题。我们私下交流,李董是非常坚持的时候,他说我一旦在现场有比较过激的语言,很多设计师不愿意听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阻止。我们参加这样的沙龙贵在诚恳,就是用思维交换思维,不同观念发生,一起让我们共同目标做得更好,谢谢如何在设计中运用趋势和技术创新!第一次能够出现主持这样一个环境,我觉得非常不好,大家一定要理解。因为时间确实有限,最后我想让在座四位嘉宾,分别对今天的事情,今天的对话做一个总结。也可以对我们的明天做一个期许,希望看到未来的设计方、经营方会有什么样美好的意愿或者愿景。
高志荣:我也很简单,我们公司一个核心的理念,“精致设计、用心营造”,送给在座各位设计师们,因为现在市场比较艰难,希望你们用这样一个心情,去在设计之路上越走越远隔另外把前绿城八字真言,坚持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我们大家一起打造一个比较美好的度假生活。
纪晓东:谢谢。
Jonathan Wang:如果我们要创新,更好的度假酒店,我们不能停留在我们会的设计过程当中,我们要突破,一定要去追求新的东西,新的方式,新的想法,去把一个好酒店做出来。
纪晓东:谢谢。其实提到这一点,我也特别有心得。我虽然是管理的一方,在差不多半个月之前,我开始加入到清华美院,专门尝试设计类的学习,不是像各位成为专业设计师,希望能够以经营者的角度,结合设计师的想法,提出我们经营商的一些观念。当时我们有一个主讲老师提了一个观念,我们所有设计学习和理念的融合,放到最后希望能够像水一样的效果,能够把水方在方形杯子里是方的,放在圆形容器是另外一个状态。王总表达的意思也是这样,设计的理念和所有的东西应该再一个空间当中,既要摧毁掉原来东西,还要有更新鲜的可能。接下来请李动分享一下。
李建:我来的时候,我有一个身份叫IDM酒店研究院院长,我们任何一个团队,不管你多优秀,你的资源有限,可能你在某一方面强。但是如果前面那个论坛说的,但是如果联手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理念。我们IDM是继承、整合我们这个团队里面有很多外籍的品牌,我们要了解国外先进的理念。如果继承了团队以后,再加上设计,再加上严格的管理,我们觉得可能是一种创新谢谢大家!
纪晓东:谢谢李总,最后有请邹总。
邹勋:因为今天主题是设计、业主、酒店管理方三方。我想针对这个说一句话,很多人住过民宿或者通过木构改的酒店,很多民宿我可能不会去住第二次。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把老东西传承下来同时,可能没有把满足现在舒适性要求东西解决非常好。我们一直在尝试,能够用现代的技术手法把两者结合的非常完美。所以我的格言,“通过建筑师用心设计,成为让品牌方、业主方可以放心、信任的匠人”。
纪晓东:谢谢邹总,今天主题非常圆满就是设计和匠心,还原了沙龙宗旨。设计师始终要有一个匠心的眼光和精神,去传承自己的所有,能够让业主的设计师和管理方,三方目标形成统一。最后我想,再稍微对我的公司做一点介绍。我想这是一个桥梁,我首先把今天沙龙当成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是结交新朋友的桥梁。我来自纽宾凯酒店集团。
纽宾凯来自于武汉本土,发展23年,最终是单体酒店发展,今天为止有25家酒店,我们是6大业态共同并行。包含主导产业的地产,再是商业、再是教育机构,还有养生和文化部分。应该是在地产部分当中,在全国应该排名在前100以上,商业部分在前30位。只不过我们公司是比较低调,今天来让朋友认识一下,能够把这些业务有机会跟大家学习。这是我们今天来参加这个沙龙主要部分。非常感谢我背后这四位专家,为设计,包括经营提出了宝贵建议。因为时间实在太短了,还不尽兴,相信我们在下次会有更好的可能。另外,欢迎大家到武汉做客,也希望能和台下设计师成为合作伙伴,谢谢大家!
酒店项目合作
联合笙美酒店集团 Metro Global中国,笙美专注全权委托管理、酒店软品牌管理、第三方管理。笙美 Metro Global已同步推进中国发展,在澳大利亚、迪拜、新加坡和中国合作或参与管理了全球知名的国际酒店集团的近30个品牌的98家酒店(15家自有酒店,中国自行投资8家)。
添加笙美项目总监 微信: canbeauty-mg(长按可复制),邮箱: bd@canbeauty.net给您不一样的项目合作视角。
来源: 里屋里酒店资讯
【免责声明:如有原创申明,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对稿件作删除处理,感谢对里屋里酒店资讯的关注!支持原创、尊重原创,里屋里欢迎更多行业同行分享经验,投稿邮箱:liwulihotels@liwuli.com.cn 】
【里屋里酒店资讯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
回复“ 酒店评选”,报名参与最具设计体验评选活动;
回复“ 酒店特约评论员招募”报名成为里屋里的特约评论员;
回复“ 招聘”,里屋里最新招聘信息尽在里屋里直聘;
回复“ 集团”,世界知名酒店集团完整介绍尽在掌握;
回复“ 考勤”,酒店员工考勤全套制度必知干货分享;
回复“ 民宿”,一起运用“商业模式画布法”聊聊民宿;
回复“ 软品牌”,了解中国酒店业软品牌之发展前景;
的酒店资讯平台有观点有态度里屋里 开放
共赢
分享
里屋里酒店资讯微信号:liwuli_hotels微信关注:里屋里更多精彩内容
https://infor.liwuli.com.cn
里屋里年度会员升级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